巴容廟內共有佛塔 49 座,佛塔四邊都有一張佛面,面容全不相同,但全都面露微笑,像向遊人發出友善的微笑,固有“微笑高棉”的稱號。相傳這些佛像都是以建造者 Jayavarman VII 的面容為基礎加以打造。
巴容廟的建築較吳哥窟晚了約一百年,其間吳哥王朝飽歷內憂外患,直到五十歲才登基的 Jayavarman VII 把國家推向另一高峰。這國王是一位佛教徒,固興建的寺廟跟其他印度教廟宇有很大分別,但圍繞中心一座“山”(較高的塔)而建的基本格局不變。
巴容廟建築之上也有不少浮雕,雖不及吳哥窟的出名,但也很值得細看。
巴容廟的浮雕面積較小,我亦覺得它不及吳哥窟的細緻,但其中不乏輪廓清晰之作,而主題則較多觸及吳哥人民的日常生活。由於很多浮雕位於露天的牆上,陽光之下輪廓更見清晰。
走到中央的塔山之下走一圈,四周盡是微笑佛像,像是融入無邊佛法之中。部分佛塔間有些廟室仍供奉有佛像,有些尼姑在廟室內微笑著向遊人示意上香。他們也許期待遊人添些香油錢,但對沒有“光顧”的也絕不會惡形相向。另一邊廂,一些老人在談天言笑,一些小孩則在玩樂嬉戲。巴容廟的微笑佛像之下,是一幅幅笑意的畫面,令人暫時忘卻柬埔寨近年來的滄桑。
幾點提示: |
 | 有人說參觀巴容廟應選早上太陽初昇時,但我覺得黃昏時分也差不太多。早上參觀的最大好處,是有機會較其他旅行團早到達,享受斜陽照耀下、巴容廟較寧靜的一刻。 |
 | 參觀巴容廟可順便參觀附近的其他大吳哥城建築遺跡,如象台、癲王台、王宮遺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