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多情的西哈努克港
lisan 发表于:2016-11-19 17:02:4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482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多情的西哈努克

  作者:心海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柬埔寨一位老人在这里画了一个圈,从此,一个小渔村,逐渐变成了现代美丽的旅游城市,从此,一个开放的城市诞生了。那位老人用自己的名字为这个城市命名,因而,这个海港城市,便有了自己的名字,西哈努克港,英文:sihanoukviIIe又名“磅逊港”,英文:kampongsom,(磅逊港是柬埔寨红色高棉期间曾用的名称)。


  西哈努克港市是柬埔寨最繁忙的海岸港口,也是柬埔寨国内比较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位于柬埔寨西南沿海。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展,保持着自然风貌,每一年都有大量不同肤色的人们来这里旅游,享受阳光海滩,海上日出和夕阳美景,体验平静的休闲时光,她,就像一位美艳无比的女人,张开臂膀迎接每一位天外来客。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中国人简称(西港),气候湿润,阳光明媚,分旱季和雨季,常年只有夏天,没有春冬秋季之分,宗教信仰,多数人信奉佛教,有千年茂密的植被和原始森林,盛产海鲜,种类颇多,瓜果多种多样,每到旱季,这个城市便是旅游旺季,街道所有宾馆客满为患,雨过天晴,天空映现出自己蔚蓝的本来面目,空气像是被水洗过一样新鲜,那天海一色的美景,恍若天堂,如临仙境。


  早在中国抗日战争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大批中国沿海渔民,知识分子,漂迹于柬埔寨,扎根这里,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繁衍了许许多多的华裔后代,这些家庭中,老人们要求每一个孩子,先精通中文,再学当地语言,保留中国文化,当我们遇到当地华裔后代时,他们总是那么亲热,热情高涨,滔滔不绝,讲述了父辈们当年的经历,在他们身上,我体会到了血浓于水的含义。一次,我们应邀去了一位柬籍华人家中,两位老人亲切的眼神,热泪盈眶,脸颊布满着笑容,做了一桌丰盛的潮州饭菜盛情款待,吃饭时,用我听不懂的潮州话,讲述自己当年的艰辛,一边的儿子用不标准的普通话,翻译着,离开老人的住所,我感慨万千,回头望去,两位老人依然站立在那里,望着我们离去的身影。


  近年来,大量的中国投资商不断涌来,西港的大街小巷洋溢着中国文化,中文逐渐开始普及,城市街道、店铺,农家小院都能看到中国文化气息,字画、门匾、家族牌位、山地里的墓碑等等,都能看到中国文字,街道上盛行的音乐旋律,多数经过中国歌曲改编成柬语歌曲,那熟悉的的旋律,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走进海边,那听不懂的外国音乐旋律,那各国语言萦绕耳畔,那蔚蓝的海面激情高昂的戏水情景,那激流翻滚的浪花,那不同肤色的游泳健将,那躺在沙滩上沐浴阳光的各国游者,那头顶水果筐不停叫卖女人的眼神,那手捧各种饰品小姑娘,那憨笑的小男孩,体现了美丽海港、多情诱人的姿色。
转自纯真网络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