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我眼中的吴哥之美 外圈路线攻略
lisan 发表于:2016-12-1 14:49:07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1110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连着两天奔波于大小吴哥,今天是经典3日游的最后路线:外圈。
客栈老板帮我们联系了其他3人拼车:一对台湾情侣和一个马来西亚女孩。一台13座的奔驰,110美元一天,在淡季不算便宜,但每人22美元,比我们的心理价位低了不少(在老市场稍微打听了一下,包4座小车70美元左右)。
Tips:最好找人拼车,否则对穷游来说是笔不小的支出。跑这条线的外国游客少,但因有中国人热捧的崩密列,如果住中国游客集中的酒店,拼车概率很高。
**********************************************************************
23/04/2016 外圈路线:高布斯滨(Kbal Spean)→ 女王宫(Banteay Seri) →崩密列(Beng Mealea)→ 罗洛寺群(神牛寺PreahKo、罗雷寺Lolai、巴空寺Bakong)
从暹粒市区到高布斯滨,车程2个多小时。路上途径女王宫,我们发现外面已经停了不少车,果断放弃直奔高布斯滨。高布斯滨是个比较冷门的景点,冷门到连要钱的小孩都没得,打眼一看就是个树林,林间仅有一条游客走出的小径。旱季没有瀑布,景色更打折扣。
高布斯滨又名林迦雕塑,是暹粒河的发源地,也是吴哥文化的起源,是典型的生殖崇拜遗迹,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林迦雕像。吴哥的整个建筑都是立体的神庙,高布斯滨则是在河床上刻满神像,不仔细看很难发现,确是低调。因与水有关,石头上还刻了螃蟹、虾子的图案,是别处见不到的。
游览高布斯滨,找个好导游很重要。因为没有指引,很难发现浮雕,会觉得只是个树林和石头的组合而已。刚开始我们一头雾水,就跟了一个法语导游走,虽然听不懂解说,好在还是发现了沿途几处隐藏在树林里或河道上的浮雕。后来又蹭了一组日本旅游团。日本人在探寻古迹方面甚感兴趣,即使这是个老年团,团员们还是奋勇向前,不时向导游提问,所以我们沾光多看到了几处有趣的浮雕,加上同行的台湾女孩会点日语,多少让我们了解了一些典故。相比之下,中国人更热衷于在吴哥拍照。凡是穿着彩色裙子在废墟间摆拍的,就是中国人无疑。


A1.jpg


A2.jpg

▼ 一只小狗端坐在林迦之间,管它什么古迹什么象征,只管表情淡定。


A3.jpg

高布斯滨游览一趟,将近2小时。折回女王宫,已是上午11点多。大批的旅游团走了,可还有不少游客,可见女王宫的受欢迎程度。

女王宫(BanteaySeri),柬埔寨三大圣殿之一,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闻名于世。其Banteay之义是高棉语“堡垒”的意思,也指以墙防护的寺庙。所以女王宫也是围墙环绕的郊外寺院,结构及用料都和班提色玛寺(BanteaySamre)相似。


A4.jpg

女王宫采用红色砂岩来建,所有建筑表面都雕满复杂细腻的花纹,精细如刺绣一般,如舞女雕刻,精致到手指只有火柴棍大小,令人叹为观止,不能想象当年的工匠如何费尽心血才造出这样一座庙宇?无怪乎女王宫有“吴哥艺术之钻”之称。
可惜的是,女王宫太小巧了,如同微缩景观,还圈着围栏,只能远观。规模也不大,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出口。我们不死心又逛回去,还是5分钟走完。这和我原来想象的相距甚远。但是也许就是小,才显出高超的雕刻技巧?女皇宫的浮雕和色彩确实在吴哥所有建筑中首屈一指,才吸引得游客趋之若鹜。

必游指数: ★★★★★ 感想:美是美,但规模太小。在这点上,班提色玛寺(BanteaySamre)浮雕虽然粗糙些,但更大气!


A6.jpg

午餐后,下一站是中国人大热的崩密列(BengMealea)。虽然早有耳闻,但一到门口还是感到震撼。大门被废石覆盖,只能从旁边绕行通过。


A7.jpg

崩密列是一片和小吴哥构造相似的寺庙,但远没有被修缮复原的幸运。它地处偏僻发现的晚,因此损毁严重,至今没有进行大量修复工程,还基本保留着刚被发现时的样子:建筑被密林吞噬,巨石和树木纠缠在一起,坍塌成一片巨大的废墟。唯因如此,崩密列弥漫着颓废而神秘的气息,在现实和时间的荒野里,缓缓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另类奇观。


A8.jpg

使在废墟中,还有人供奉鲜花香烛,信仰的力量无处不在。古树投下浓密的树荫,斑驳的阳光洒在乱石间,让人心神宁静。


A9.jpg

必游指数: ★★★★★感想:另类颓废的美。崩密列已在乱石间筑起了一条木栈道,方便游客参观,但因此也少了些探险的趣味。


A10.jpg

本日最后一站是罗洛寺群,于公元9世纪的吴哥王朝时期建成,被认为是吴哥建筑艺术的开端,如今已趋没落,和当地村落混在一起。三处主要遗迹是神牛寺(PreahKo)、罗雷寺(Lolai)、巴空寺(Bakong)。说是遗址群,这三处还是有点距离,需开车5分钟左右。

我们首先去的是神牛寺(PreahKo):筑有六座砖塔,塔基下有三尊保存较好的神牛像,庇佑着这座神庙。神牛在印度教里是神圣的象征,有当地女人坐在神牛像前拜祭。夕阳照耀在红砖塔上非常漂亮,我觉得超过比粒寺。


A11.jpg

罗雷寺(Lolai)是迁都大吴哥前在旧国都修建的最后一个主要庙宇,供奉湿婆,风格和神牛寺类似,也是红砖建筑。罗雷寺的一角新建了一座泰国风格的佛寺,看上去有点不伦不类,也说明罗洛寺群不受重视。巴空寺(Bakong)是三个寺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处,有五层方形台基,顶层中心矗立一座火炬状的宝塔。五层台基加上宝塔象征印度教里的神山须弥山。它算是吴哥遗迹中第一座多层式的神殿山,也是吴哥王朝第一座用砂岩石块代替红砖的寺庙,因此意义非凡。


A12.jpg

穿过巴空寺,后面是一个空旷的院落,朴素而宁静。我再次发现,吴哥的真髓不在古迹,而在于无人打扰时、静静与它相对的感受。就这点看,我非常喜欢巴空寺。

必游指数: ★★★★ 感想:建筑漂亮,但已没落。游人稀少,有时间不妨一观。


A13.jpg

本来有点担心一天走不完外圈所有这些景点,但因为女王宫比想象的小,花时间不多,所以结束行程回到暹粒的客栈时,才晚上7点钟。虽然也是整整一天,但大部分时间在车上,有空调又不用吃灰,比前两天坐嘟嘟车游大小圈都要轻松。

感想:高布斯滨是吴哥文化的起源,女王宫以精雕细刻和艳丽色彩闻名,崩密列则是以另类颓废著称,罗勒士群已趋没落,却是吴哥建筑艺术的开端。这几处景点与大小吴哥相比各有特色,是全面了解吴哥文化的途径之一。

来自新浪博客回锅江湖的博客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