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未来的“商业模式”格局和趋势会是哪样?
lisan 发表于:2016-12-2 14:23:5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972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san 于 2016-12-2 14:31 编辑

1、基本格局:“三个世界”,各显神通


我们明确反对“三个世界”的替代论观点,这不符合现实,但是新世界的颠覆力量不可阻挡。电商10年,也只是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10%,微信电商(包括微信支付)现在连淘宝及支付宝的2%都还没占到,现在谈替代为时尚早。


“三个世界”的基本格局是各显神通。换言之,企业在“三个世界”的市场环境下,都要在主动颠覆与被动颠覆之间做选择。实体店的坐商模式,被淘宝京东的电商模式冲击得门可罗雀或成为消费者抄货号的橱窗,实体店难道不可以运用体验式创新,重新将消费者拉回来,让消费者找到逛街的乐趣吗?国内书店一家接一家倒闭,台湾的诚品书店却成为台北的精神图腾和旅游胜地。


淘宝天猫京东的综合性平台电商,依靠垄断流量、批发流量的商业模式,也走到了模式红利的尽头,向微信电商迁移只是其中一个方向,垂直品类电商、品牌电商、社区电商(LEC)、C2B、众筹电商等的崛起,才是淘宝天猫爆炸式高增长的丧钟。


2、模式格局:O2O,一切渠道皆媒体


“三个世界”独立发展又互相关联,可以如万花筒般组合出无限形态,但最有效也最经济的形态必然是O2O。O2O不仅是线上支付、线下消费,而且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新商业模式。想一想如下消费场景:当你逛街或进超市时,可以线下看货、线上支付、线下收货,你在超市完成了购买,却可以空手回家,半小时内,你购买的商品比你还先到家,这样的O2O难道不是对传统零售的改造吗?


以企业为主体的O2O,至少可以派生出以下模式:


一是线上传播,线下购买(传统门店零售);

二是线上购买,线下消费(服务性产品的门店消费);

三是线上购买,线上供应(邮购的变种);四是线下聚客(体验),线上购买(适用于客制化产品、高级定制等);五是线上购买,线上消费(上门服务)。每一种模式的背后,都是更贴近消费者的服务及更紧密的社交传播渠道,都是对“全国漫游”式平台电商的颠覆。在O2O的冲击下,行业边界会不断消失、融合,所有的品牌都需要在“三个世界”之间重新规划自己的销售版图,或者简单说,用O2O技术打通“三个世界”,让传播、销售、营销在“三个世界”之中无缝对接。


3、技术格局:一云多屏,云中生活,谁也离不开那朵云


从互联网上的微博、视频到移动互联网(手机),已经到来的家庭终端(智能电视),甚至未来的车载电视、显示屏媒体(写字楼、住宅、超市等),都将被无缝对接在多个不同的云系统之内,构成一云多屏、无缝对接的信息世界。云计算,是未来商业形态的基本技术单元。


SoLoMo(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是新世界的三个特征,我认为将这个新世界称为云社会最精确,也就是未来的工作、生活、消费都是基于云计算的架构与环境,每个企业都有一朵云,每个人也有一朵云,企业的品牌资产、个人的信用资产和形象资产,都是在云中呈现。


在云社会里,一切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人际关系都将重新塑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传感器、一云多屏、社会化媒体、电商、O2O、LBS、二维码……都只是云社会的建筑材料。


4、社会格局:城乡扁平化,产业集群新景观


商业就是人的商业,有人就有商业,人的多少决定商业的荣枯。李克强经济学将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之一,这个新型城镇化的新意在于,不是过去的市场下沉、送货下乡等,而是一场真正的地域经济地理的重塑。简单地说,就是以二三线城市群崛起为标志,经济多中心的格局。也就是说,人口流向将改变过去从中西部、农村向沿海、省会及大城市集中的格局,人口分布将更加均衡化。从城市群构想可以看到,中西部的“内陆崛起”形成经济多中心格局,这会带来产业集群的新一轮调整,而商业形态也必然随之改变。可以说,高铁、无线接入(4G网络)、全民社保体系,是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力,也是商业格局的驱动力。淘宝村或许会变成“电商城”。


5、媒体格局:认同才有价值


2013年年底《新闻晚报》的停刊,给纸媒行业吹来一股刺骨的寒风。电视人王利芬也在1月14日发出“电视无论如何就是一个夕阳产业”的感慨。从纸媒到电视,这些过去通过垄断舆论就可以操纵受众认知的信息传播媒介,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与未来商业形态匹配的媒体格局具有三个特征。


(1)多中心化:权威依然存在,权威或中心媒体也存在,但是否被认同,就是另一回事。戈培尔所说的“谎言一万次就变成真理”的“垄断声音哲学”,在多中心化的媒体环境下,将很难出现。


(2)自媒体化:从陈坤的微信商业化到罗辑思维的二次会员招募,自媒体的商业化路径形成闭环,可以预见,2014年的自媒体,将呈现更加爆炸性增长的态势。


(3)社群化:《创业家》杂志的牛文文将新媒体商业模式定义为内容、用户、关系、营收,与传统媒体的内容、广告、营收模式截然不同。其实,新媒体的特性,就是社群化。所谓社辟如,就是用内容将兴趣相投的人圈在一起,然后经常制造群体活动,从而产生营收。


再简单点说,新媒体格局与传统媒体的根本不同在于信任。在新媒体格局下,唯有认同才能产生价值。没有认同,用传统媒体的方式,饱和轰炸、喊破嗓门,都白搭。


来自新浪博客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