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我在柬埔寨的“朋友圈”
lisan 发表于:2016-12-11 10:28:12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1211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直想去柬埔寨。想一睹吴哥窟穿越千年的微笑,想一探西哈努克行宫金碧辉煌的神秘,抑或去大榕树村体验独特的民风民俗。


  机会终于到来。今年10月中旬,“中华文化东南亚行——中医药文化行”走进柬埔寨,我得以随团前往采访。遗憾的是,行程短而活动多,没能如愿去探访那些秘境。欣喜的是,3天的异国之旅,结交了不少朋友,有了个柬埔寨“朋友圈”。


A4.jpg




频繁穿梭两国的副院长

  从金边机场进入市区,我们没有直扑预订好的酒店,而是先到了柬埔寨皇家科学院。此次“中医药文化行”活动,该院是柬方的主办单位。
  见到宋春奔时,他正在草拟开幕式发言稿。长长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把本就并不高大的他衬托得更瘦小。作为一国科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他的繁忙可想而知。然而只要涉及柬中两国之事,他都放在工作首位。因为“没有什么比巩固柬中友谊的事更重要”。


A5.jpg


接下来的几天,宋春奔一直奔忙于各种活动现场,废寝忘食,马不停蹄。
  宋春奔说他已记不清到过广西多少次。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凡是这类场合,都可见到他频繁出现的身影。仅仅今年,他就多次赴广西,或出席会议或参观考察,为柬中经济文化合作牵线搭桥。


A6.jpg


宋春奔出生于柬埔寨的华裔家庭,自小受中国文化熏陶,尤其对神奇的中医药感兴趣。因为柬埔寨的药用植物资源很丰富,他一直想促成与中国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目前,广西药用植物园已拟在柬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而广西的江滨医院,他已到访多次,与院方洽谈合作方案,成果很值得期待。




A7.jpg


不拘小节的大学校长

  在会客室等待贝尔泰国际大学校长时,我猜想他应该是温文尔雅的学者模样。可是当魁梧的李臣出现时,洪钟般的嗓门竟吓了我一跳。尽管西装革履仪表堂堂,他翻资料时却习惯性地先把手指头放到嘴里沾一下唾沫,甚至脱掉一只鞋,把脚翘到沙发上,说起话来手舞足蹈,声情并茂,滔滔不绝。李臣会见我们这些“国外客人”,却如同在家与老友侃大天,无拘无束。
  这是一所私立学校,但由于得到与公立大学同等的重视和待遇,这几年飞速发展,目前已拥有3万多学生,学校资质获国际ISO认证。
  贝尔泰是家大集团,教育只是其三大主营业务之一,另外的建筑、旅游两大业务也雄风大展,蜚声业界。李臣在商界叱咤风云,为人却极为低调。他的名片只注明了校长身份,而对集团董事长一职却秘而不宣。此外,他还是洪森首相的顾问,属部长级官员。
  李臣曾两次到广西参加教育展,学校也与广西教育界有不少合作项目。“我们学校有不少来自广西的教师。我们的尖子生,送到广西留学的也不少。柬中两国亲如兄弟,在教育领域应当常来常往,加强合作。”李臣说完大手一挥,话锋一转:“当然,各方面的合作我都要。但凡要我帮忙的事,尽管开口。”


好客的作协副主席

  那天晚上,乔哥索在他刚落成不久的豪宅设家宴,参加此次中医药活动的中方21人全部受邀。席开6桌,宾主尽欢。
  乔哥索是柬埔寨文学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对广西非常熟悉。今年6月,他应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邀请,到广西进行文化交流,并与广西作家协会主席东西探讨合作事宜,已初步决定将广西10位作家的短篇小说翻译成柬埔寨语。
  席间,乔哥索拿出他写的颂扬中国、颂扬柬中友谊的7节长诗,让懂中文的弟子杨培河高声朗颂。尽管翻译得并不押韵,但诗句热情奔放,很有感染力。乔哥索说:“柬中是铁杆兄弟,珍惜、巩固这份友谊,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光荣。”


A8.jpg


“不务正业”的导游


  在柬埔寨期间,无论团队到什么地方走访,都离不开两名年轻导游——詹勋兴和高志源。他俩在金边一家颇有名气的旅行社当了6年导游。但是这几天,他们服务的不是游山玩水的旅行团,而是临时“改行”为访问团当起联络人和领路人。


  这无疑比他们熟悉的本职工作要难得多,常常见他们眉头紧锁,交头接耳,急切地拨打电话。但是稍闲的时候,他们便“还原本真”,笑容灿烂,谈笑风生起来。


  他们都有华人血统,又都在学校专修过汉语,普通话说得非常好,知识面也颇广,中国的许多典故都能娓娓道来。说到习近平访问柬埔寨,小詹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给我们看他拍的视频和照片。


  原来,习近平主席访柬时,他们所在的旅行社正好负责外围服务工作,小詹得以远距离地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画面。“柬埔寨人民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感情,因为中国帮助我们太多了。”小詹说,“柬埔寨许多领域的建设,都离不开中国的团队、技术和设备,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由于金边路窄车多,拥堵已成家常便饭。目前,中国建设者正在俄罗斯大道上建造立交桥,并计划改造从机场到市中心11公里的主干道。小詹的家刚好在这条路上,他急切地盼望早动工、早通车。


A9.jpg


 在柬埔寨打拼的中国人真不少,几乎遍布各领域,其中最显眼的当属餐饮业。在金边,非常容易找到中餐馆,满大街都是。中餐馆并不只针对中国人而设,但凡有点特色的,都深得当地人喜爱。我们两次在不同的中餐馆就餐,都见到不少当地食客,其中一次还碰上盛大的婚宴,热闹非凡。

  在金边有几家华文报馆,负责采编业务的大多是中国人。在“中医药文化行”活动开幕式上,这些报馆的记者纷纷现身。祖籍江西的张戈西是《华商日报》记者,已在这里工作多年。他说,他和他的上司都认识广西日报社不少人,希望有机会合作。


A10.jpg


见到广西人林家旭之前,记者已和他有过通讯交流。尽管经常回国,但他待在柬埔寨的时间更多,一心想促成中柬在传统医药方面的合作,开发柬埔寨的草药瑰宝。今年8月,他在《广西日报》上发表了长篇通讯,介绍柬埔寨的草药资源,以及为开发这一资源奋斗不息的柬埔寨医学博士向本礼。如今,广西与柬埔寨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他感到很欣慰。
  在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教学楼里,满眼都是中国的书籍和字画。这里有十几名中国志愿者教师,清一色的高校毕业女生。稚气未脱就远离家乡,在陌生的环境、炎热的气候、紧张的教学中磨练,对她们而言是不小的挑战。尽管很累很苦,但每当她们教会小朋友认得一个汉字时,都有满满的喜悦和收获感。燃烧青春,传播中华文化,巩固中柬友谊,她们觉得很值。


短评
真诚到 朋友多
熹 微


  中柬两国“铁杆”兄弟,是用真心真意培育出来的真感情,是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在实践中的一个缩影。
  “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习近平主席2016年新年贺词中的话,正在变成现实。3年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已获得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与和支持。中国积极对外开放的姿态,展现出与各国携手发展的诚意。就算对美国,中国也表明要“努力培育两国共同而非排他的‘朋友圈’”。
  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中国努力壮大“朋友圈”,为的就是共享发展。多一些互信友好和真诚合作,世界就多一些祥和与活力。
广西日报记者 苏超光 文/图
来自华商传媒微信公众号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