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白慧琪‧我是马来西亚(华)人(?)
Taingvengly 发表于:2017-1-25 14:56:0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63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岁末,偶然瞧见留台学妹在异地反思,身为华校生,小学、中学都在纯华人社会中长大,直到大学赴台,回望那片从小自誉为多元种族文化的国土,竟感疏离。

看着学妹的文字,想想自己的经历,大学毕业以前的20年多,我确实和大部份独中生一样,只是个马来西亚的华人。纵使留学期间总向外国同学介绍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回国工作后才惊觉,此前我身边连个巫裔、印裔朋友都没有。

学妹似乎更想当“马来西亚人”,从她的文字里感受到些许悲观,执著那些政客口中“华人滚回中国”的“回”指向何方?

于我而言,相对“离”,“回”当然指引我到马来西亚。旅台那些年,语言优势和文化差异适应力让我感受到身为马来西亚华人与其他地区华人的差别。我带着这个身份认同到欧洲交换学习,自我介绍时都强调“I'm Malaysian,ethnic Chinese”,尽量让外国同学区分我和中国、台湾、香港同学。

旅外经验让我深知,唯有在马来西亚才能塑造出这一类华人。这绝对与老一辈“中国认同”不同,因为同处于大中华圈,我们继承传统中华文化,也发展出自己的文学、饮食文化脉络。因为这一身份认同,回到马来西亚,我才能自在生活,为这片土地记录点滴。

确实,作为“马来西亚华人”,我对其他种族文化了解不深,似乎不是称职的“马来西亚人”。但仔细想想,马来西亚之所以美丽,不就是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各族人士的组合。

在我看来,“马来西亚华人”包含对马来西亚的热爱和认同,也是“马来西亚人”身份的延伸。


学妹啊,若作为典型“马来西亚华人”让你感到些许惭愧,那就一起努力补足,与其他种族交流。你的徬徨和缺乏归属感来自政客玩弄种族政治,导致各族教育、待遇和思想落差,尤其在大选前,这一身份认同会不断撕裂。

我相信,待种族差异消弭,各族待遇平等,而非乞讨与施舍(好听点叫协商),“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就不再令人困惑了。


来源:星洲日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