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16)在新版苹果音乐让大家耳目一新的大字Nav Bar,苹果在这个iOS 11也大量使用在各个App里(见下图);另外也终于开放API让大家使用了,以后设计师们可以放心做这类大标题,不必担心造成开发者的麻烦:
图像(图形)与符号
应用程式图示
计算机的新图标配重用色皆恰好好处,我满喜欢的。
iTunes Store icon整个换掉,可能是因为音乐,电影都具备“明星”这个要素。
App Store也跟着拿掉外围圆框。
日历字变粗,跟随整体设计调性。
iCloud Drive变成文件,这个是产品性质和策略变更。
系统图标
状态栏讯号强度从•••••改回阶梯式
电量图标的线面比例变得更均衡一些
标签栏图标从空心/实心两态变成全实心粗线条设计,是配合整体设计调性,但对色盲有点小不利。
想一想:为什么“游戏”是用火箭,而不是用游戏手把来做图标?
Siri的
从左右分列的对话式变成全靠左设计,意图不明⋯⋯
Siri icon重新设计,我觉得挺有“细胞,生命体,灵魂”的概念,个人认为是非常优秀的设计。
顺便看一下Siri的变脸史,Alan Dye真是个善变的男人:
3.产品设计策略
从苹果把哪些部分变明显,哪些部分隐藏,就可以知道哪些地方是最赚钱,最有发展力的。
应用商店
主页改成「今天」,与消费者的对话变得更重质一点,因为现在使用者心里的声音已经不是早期的「有没有得下载?」,而是「我为什么要下载?」了。
至于以前的“整个App Store”,现在变成只有一个选项卡的份数,在导航系统里整整下降一级。
以下是App Store的新旧设计细节比较:
排行榜
分类
搜寻
档案应用
另一个产品策略改变是,iOS终于有可见的档案系统了(其实严格来说还称不上)
其他设计比较
接下来的这些画面,就几乎就是以上分析的组合应用,玩一下大家来找碴,顺便欣赏苹果对细节的用心吧!
Widget管理画面
调整间隔和字重,Nav bar buttons的padding-x内缩少许。
照片
行事历
这个画面左上角的“2017年6月”变成“2017”,原本以为是功能,因为把nav button当成nav标题用不太合理;但经网友指出,这样一来会变成没有显示当前月份,易造成混淆。我觉得挺有道理的,苹果应该不会为了改善一个缺点而制造更多缺陷,因此想一想是bug的可能性较大。
播客
让视觉和操作体验与苹果音乐统一,等好久了。
家庭
天气
钱包
电话
音乐
苹果浏览器
URL Bar变高,满奇怪的决定;另外,网页卷动的摩擦力明显降低,应该是考量到现在RWD的超长网页越来越多。
标签加上圆角
好读模式的排版有改善
相机
右下角的图标参考了MacBook Pro的Touch Bar设计规范,变成双opacity的设计
我觉得套用滤镜的UI原本做得比较好。
视频对话
状态栏黑色我猜应该是bug。
查找我的iPhone
邮件
以上就是iOS 11几个比较明显的设计变更,至于iPad的部份也差不多,比较明显的不同是iPad + iOS 11更强化了“拖/放”与“分割画面”的功能,那些苹果官网都有介绍了。
除了玩大家来找刨以外,其实苹果的设计改版一向都是非常难得的学习和思考机会,因为这“几乎”等同是给你最佳解,你只要思考“为什么这可能是最佳解”就好了,建议刚入门的朋友利用这机会多看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