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中国网民网络安全意识调研报告
游戏王 发表于:2017-10-25 10:21:41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581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网民

网络安全意识调研报告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

2017年10月18日


摘    要
  • 约九成网民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是安全的。其中,49.1%的网民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比较安全;32.8%的网民认为一般安全;6.9%的网民认为非常安全。

  • 从平均分来看,网民最信任的信息发布者是:媒体发布,平均得分为3.8,其次是自媒体、行业专家、资深人士,得分是3.1。

  • 从信息发布的渠道来看,网民最信任广播/电视发布的网络信息,信任度平均分为4.0,最不信任论坛/博客发布的网络安全信息,信任度平均分为2.6。

  • 网民对自己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总体来说是比较自信的,43.7%的网民给自己打了4分,14.4%的网民给自己打了5分。

  • 从网民对永恒之蓝、Petya勒索病毒等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看法来看,其中,40.4%的网民会持续关注,担心自己受到攻击,想了解防御方法;26.7%的网民会关注相关内容,但也感觉不太会影响到自己生活,13.9%的网民看过报道,但不怎么关心,感觉和自己关系不大。但也有19.0%的网民完全不了解、不知道近期发生的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

  • 对于安全知识,网民还是比较关注的。统计显示,29.7%的网民一直关注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36.4%的网民一直关注;32.2%的网民偶尔关注;仅有1.7%的网民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从未关注过。

  • 82.6%的网民都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网络安全培训,网络安全知识主要靠自学;13.0%的网民只接受过很少的专门培训;仅4.4%的网民接受过很多的专门培训。

  • 在接触或学习过网络安全知识的网民中,82.2%的人是从电视、网络等新闻中接受的网络安全知识;34.2%的人是听朋友、同事给讲过;32.1%的是听过相关的讲座。

  • 89.5%的网民在手机和电脑上都安装了安全软件;9.1%的网民仅电脑安装了安全软件;0.7%的网民仅在手机上安装了安全软件;仅有0.7%的网民手机、电脑都没有安装安全软件。

  • 57.9%的人每天都会使用安全软件检查电脑或手机;23.5%的人每2-3天检查一次;11.2%的人每周检查一次。

  • 24.1%的网民每个账号密码都不同;61.4%的网民会把账号密码做一定的区分;但仍有13.8%的网民将所有账号都使用同一个密码,十分危险。

  • 从密码的组合构成方式来看,54%的网民使用数字+字母的组合方式;37%的网民使用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的组合方式;8.1%的网民仅使用纯数字或纯字母密码,这一部分人群最为危险。

  • 60.3%的网民会选择只连接带密码或知名品牌提供的WiFi;19.4%的网民不会连接任何公共WiFi。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18.4%的网民只要免费WiFi都连接。

  • 在连接公共WIFi时,所有网民都会浏览简单网页信息或看视频、听音乐;除此之外,25.1%的网民也会登录邮箱发送邮件,登录个人社交账号聊天;13.6%的网民还会购物和进行网银交易。

  • 从网民下载软件比较常用的渠道来看, 95.8%的人从软件管家等应用商店下载;19.4%的人通过扫二维码下载;7.3%的人通过社交软件发送的链接下载;5.3%的人通过论坛、博客等渠道下载; 2.3%的人通过短信链接下载。

  • 手机APP在安装过程中会提示用户获取权限,用户应当养成认真检查APP获取权限的良好习惯。其中40.4%的人表示会看一看,再安装;19.6%的人认为看了也没用,直接安装;只有25.5%的人表示会仔细看,如果遇到担心的问题,会不安装软件。  

  • 在被问及如何管理手机APP的隐私访问权限问题时,48.4%的网民表示用手机安全软件管理;41.2%的网民会自己进行手动管理;10%的网民完全不管理。

  • 72.6%的网民都曾经遭遇过网络诈骗,约5.7%的网民曾经被骗子成功诈骗。另有21.7%的网民从未遭遇过任何形式的网络诈骗。

  • 在对曾经被骗子成功诈骗的受害者进行的调研中,在整个被骗过程中对骗子完全没有任何一点怀疑的人其实只占8.1%,而55.1%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点怀疑,还有34.1%的人表示,虽然自己也怀疑了很多次,但骗子骗术实在太高,最后自己还是信了。

  • 只有61.8%的网民受害者在被骗后会选择报警,另38.2%的网民选择不报警。在不报警的受害者中,36.3%的网民感觉警察也帮不来自己;25.1%的网民觉得钱少,就算了;21.3%的上海网民觉得自己没有证据,无法报警,且有7.1%的网民不好意思报警。

  • 在被问及自己被骗后是怎样的心情时, 51.7%的受害者都能比较想得开,认为吃一堑长一智,没有什么;15.8%的人会觉得自己很没面子;13.7%的受害者会有心里不平衡;还有13.7%的受害者会感到非常愤怒。

  • 而在被问及被骗后如何看待自己这个问题时,64.6%的网民受害者都会比较积极的认为自己被骗后会变得更聪明;27.5%的受害者则是自认倒霉,但觉得对自己影响不大;不过,也有5.5%人会觉得自己很笨,怀疑自己的智商。

  • 网络诈骗受害者首选的倾诉对象是有关机构(公安、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占比40.7%,其次是朋友39.9%、家人39.1%、网络平台34.5%、领导或同事11.9%、网友11.1%。另有27.7%的受害者表示,他们不会向任何人诉说自己的被骗经历。

  • 网民在遭遇网络诈骗被骗后,平均需要38天来平复心情。其中,其中,20.5%的人完全不被影响心情,瞬间平复;37.7%的人可以在2周以内平复心情;15.9%的人需要2周至1个月的时间来平复自己的心情。

  • 在本次接受调研的网民中,约有5.6%的男性和7.1%的女性曾经被骗。

  • 90后是相对来说是最容易被骗的群体,90后的网络诈骗受害者占90后总数的8.4%;80后的网络诈骗受害者占80后总数的6.5%;而70后是网络诈骗受害者占比最少的群人,70后的网络诈骗受害者占70后总数的4.9%。

  • 从具体的年龄段来看, 20-29岁的网民最容易被骗,曾经被骗的受害者占到该年龄段受调查者的8.4%。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害者占比逐渐减少,50-59岁的网民中,受害者占比为5.0%。

  • 已婚、未婚和离异人群防骗能力依次下降。离异人士中曾经被骗的人,数量占比约为8.1%,未婚人士中曾经被骗的人数占比7.3%,已婚人士中曾经被骗的人数占比5.1%。


关键词: 网络安全、安全意识、

目     录

研究背景... 1

第一章         网民上网的安全感... 2

一、         网络环境的安全感... 2

二、         信息渠道的可信度... 2

三、         防范能力自我评价... 3

第二章         安全知识的关注与学习... 5

一、         重大网安事件的关注... 5

二、         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 6

第三章         上网安全意识与习惯... 8

一、         安全软件使用习惯... 8

二、         账号密码设置习惯... 9

三、         公共WIFI连接习惯... 11

四、         常用软件下载渠道... 12

第四章         网络诈骗防范意识... 16

一、         网络诈骗的基本情况... 16

二、         被骗后不报警的原因... 17

第五章         网络诈骗心理影响... 18

一、         如何看待自己被骗... 18

二、         被骗后的倾诉对象... 18

三、         被骗后的平复周期... 19

第六章         影响防骗能力的个体因素... 20

一、         防骗能力的性别差异... 20

二、         防骗能力的年龄差异... 20

三、         防骗能力与婚姻状况... 21


[url=]研究背景[/url]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各种网络犯罪活动不断侵害普通网民。对于普通网民而言,防范各种网络侵害最有效的办法,可能并不仅是简简单单的给电脑或手机安装一套安全软件,更重要的是要形成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技能。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360用户中心向普通网民发放调研问卷,为期15天。总计收集到全国网民提交的有效调查问卷28303份。通过对这28303份调研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在网民的上网安全感,安全知识的关注与学习,上网安全意识与习惯,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网络诈骗心理影响,网络诈骗受害者的个体因素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url=]第一章 网民上网的安全感[/url]

安全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因素,与个人经历、周边环境、知识水平都有关系。为了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全国网民上网过程中的整体安全感,我们选择了网络环境的安全感、信息渠道的可信度和防范能力自我评价这三个角度,展开调研与分析。

[url=]一、    网络环境的安全感[/url]

对于自身所处的网络环境,中国网民的安全感还是相对比较高的,约九成的网民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是安全的。其中,6.9%的网民认为非常安全;49.1%的网民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比较安全;32.8%的网民认为一般安全。与之相反的是,2.0%的网民认为非常危险;9.2%的网民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比较危险。

1508828482021024546.png


[url=]二、    信息渠道的可信度[/url]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欺诈、谣言时有发生。那么,普通网民对于什么样的信息发布者,什么样的信息发布渠道更加信任呢?本次调研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我们请网民对信息发布者和信息发布渠道的信任度进行打分,1-5分,1分最不可信,5分为最可信。

下表给出了网民对信息发布者可信度打分的结果。从平均分来看,网民最信任的信息发布者是:媒体发布,平均得分为3.8,其次是自媒体、行业专家、资深人士,得分是3.1。

信息发布者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平均分

媒体发布

6.4%

6.8%

22.7%

31.4%

39.1%

3.8

自媒体、行业专家、资深人士

12.4%

17.4%

33.7%

24.7%

11.9%

3.1

普通网民

32.6%

31.8%

25.3%

6.1%

4.2%

2.2

认识的朋友、同事、同学

11.5%

19.9%

34.7%

22.9%

11.1%

3.0

表 1  信息发布者可靠性分析

从信息发布的渠道来看,网民最信任广播/电视发布的网络信息,信任度平均分为4.0,最不信任论坛/博客发布的网络安全信息,信任度平均分为2.6。

信息发布渠道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平均分

广播/电视

6.0%

6.7%

20.1%

32.9%

34.4%

3.8

报纸/杂志

5.7%

8.2%

24.4%

36.0%

25.8%

3.7

新闻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

5.0%

7.1%

23.9%

34.1%

29.9%

3.8

社交平台:微博、微信、QQ

17.8%

26.9%

35.4%

13.5%

6.4%

2.6

论坛/博客

19.8%

26.5%

33.4%

13.7%

6.5%

2.6

表 2 信息发布渠道的可靠性分析



[url=]三、防范能力自我评价[/url]

此项调研是让网民对自己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进行打分。结果显示,网民对自己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总体来说是比较自信的,43.7%的网民给自己打了4分,14.4%的网民给自己打了5分。


1508828523334017389.png


图2

不过,从大量网络诈骗的实际案例来看,对于新型网络骗术,越是自信的人,往往越容易上当受骗。

从各省网民对自己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评价来看,重庆、海南、江苏、北京、安徽五省市的网民最自信,超过60%的网民给自己的评分在4分以上。

各省网民对自己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评价






省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重庆

0.20%

3.27%

30.88%

48.88%

16.77%

海南

2.73%

2.73%

30.91%

49.09%

14.55%

江苏

1.27%

5.13%

33.36%

45.46%

14.78%

北京

1.65%

4.37%

33.88%

45.23%

14.86%

安徽

1.29%

4.35%

34.35%

46.94%

13.06%

上海

1.36%

4.27%

35.25%

43.78%

15.34%

辽宁

2.87%

5.93%

32.34%

41.72%

17.13%

青海

1.22%

7.32%

32.93%

48.78%

9.76%

云南

1.33%

4.66%

35.77%

44.09%

14.14%

山东

1.32%

5.08%

35.45%

43.67%

14.48%

河南

1.26%

5.39%

35.27%

43.46%

14.63%

广东

1.16%

5.18%

35.60%

44.27%

13.78%

福建

1.64%

6.76%

33.57%

43.71%

14.33%

浙江

2.13%

5.44%

34.50%

45.92%

12.01%

山西

0.98%

4.33%

36.87%

43.30%

14.53%

四川

1.75%

4.29%

36.16%

43.61%

14.19%

天津

2.23%

5.57%

34.69%

44.53%

12.99%

湖南

1.06%

6.24%

35.46%

44.09%

13.15%

河北

1.69%

5.23%

35.92%

43.85%

13.31%

新疆

1.86%

5.59%

35.71%

42.86%

13.98%

湖北

1.57%

5.22%

36.52%

42.81%

13.88%

江西

1.93%

7.19%

34.39%

42.81%

13.68%

广西

2.52%

6.13%

34.91%

39.94%

16.51%

陕西

1.20%

4.93%

37.55%

43.41%

12.92%

贵州

2.74%

4.48%

36.57%

40.55%

15.67%

内蒙古

1.47%

5.03%

37.32%

41.09%

15.09%

宁夏

0.00%

4.63%

39.81%

38.89%

16.67%

黑龙江

3.42%

6.57%

35.02%

39.12%

15.87%

吉林

1.56%

5.08%

39.84%

37.70%

15.82%

甘肃

2.01%

6.02%

38.80%

39.13%

14.05%

西藏

3.13%

12.50%

37.50%

31.25%

15.63%

表3各省网民对自己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评价


[url=]第二章 安全知识的关注与学习[/url]

一个普通网民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主动关注网络安全事件,并自主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是这个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体现。本次调研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url=]一、    重大网安事件的关注[/url]

从网民对永恒之蓝、Petya勒索病毒等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看法来看,其中,40.4%的网民会持续关注,担心自己受到攻击,想了解防御方法;26.7%的网民会关注相关内容,但也感觉不太会影响到自己生活,13.9%的网民看过报道,但不怎么关心,感觉和自己关系不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0%的网民完全不了解、不知道近期发生的这些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实际上,这类人群往往更容易受到网络侵害,属于高危人群。

1508828539901009418.png

图3

从各省情况来看,辽宁、江西、吉林、黑龙江、浙江5省网民对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完全不了解的人群占比最高。

省份

完全不了解

省份

完全不了解

省份

完全不了解

辽宁

24.59%

贵州

19.40%

广东

17.57%

江西

22.81%

海南

19.09%

四川

17.25%

吉林

21.68%

陕西

18.77%

山西

17.04%

黑龙江

21.34%

湖南

18.73%

湖北

16.63%

浙江

20.83%

河南

18.61%

云南

15.81%

上海

20.41%

青海

18.29%

甘肃

15.72%

天津

20.22%

内蒙古

18.24%

安徽

15.53%

广西

20.13%

山东

18.20%

新疆

13.98%

福建

19.75%

重庆

18.20%

西藏

12.50%

北京

19.71%

江苏

17.65%

全国

19.0%

河北

19.62%

宁夏

17.59%



表4 各省网民对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关注情况

[url=]二、    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url]

不过,尽管有19.0%的网民完全不了解近期发生的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但对于安全知识,网民还是比较关注的。统计显示,29.7%的网民一直关注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36.4%的网民一直关注;32.2%的网民偶尔关注;仅有1.7%的网民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从未关注过。

1508828550894033772.png


图4

从各省情况来看,贵州、辽宁、浙江、广东、广西5省网民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从未关注的人群占比最高。

省份

从未关注

省份

从未关注

省份

从未关注

贵州

2.74%

吉林

1.76%

河南

1.19%

辽宁

2.39%

北京

1.70%

四川

1.05%

浙江

2.31%

内蒙古

1.68%

陕西

0.93%

广东

2.22%

重庆

1.64%

新疆

0.62%

广西

2.20%

湖北

1.57%

云南

0.50%

黑龙江

2.19%

天津

1.48%

甘肃

0.33%

福建

1.94%

河北

1.46%

青海

0.00%

江西

1.93%

山东

1.45%

宁夏

0.00%

上海

1.92%

山西

1.40%

西藏

0.00%

江苏

1.84%

安徽

1.29%

全国

1.70%

海南

1.82%

湖南

1.20%



表5 各省网民对网络安全方面知识的关注情况


网络安全知识,除了自己学习以外,还有很多政企机构会组织集体学习,但这种有组织的学习非常少见。统计显示,82.6%的网民都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网络安全培训,网络安全知识主要靠自学;13.0%的网民只接受过很少的专门培训;仅4.4%的网民接受过很多的专门培训。

1508828561968030645.png

图5

那么,网民是从哪些具体的途径学习到的网络安全知识呢?统计显示:在接触或学习过网络安全知识的网民中,82.2%的人是从电视、网络等新闻中接受的网络安全知识;34.2%的人是听朋友、同事给讲过;32.1%的是听过相关的讲座;

1508828572365098637.png

图6

[url=]第三章 上网安全意识与习惯[/url]

良好的安全意识与上网习惯,是安全上网的基本保证。本次调研分别从安全软件使用习惯,帐号密码设置习惯、公共WiFi连接习惯和常用软件下载渠道这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url=]一、    安全软件使用习惯[/url]

统计显示,89.5%的网民在手机和电脑上都安装了安全软件;9.1%的网民仅电脑安装了安全软件;0.7%的网民仅在手机上安装了安全软件;仅有0.7%的网民手机、电脑都没有安装安全软件。


1508828584121013113.png

图7

从各省情况来看,浙江、吉林、辽宁、上海、广西5省市网民手机电脑均安装安全软件情况相对较差。

省份

手机、电脑都安装

省份

手机、电脑都安装

省份

手机、电脑都安装

浙江

86.63%

贵州

89.55%

湖南

90.97%

吉林

87.70%

江苏

89.74%

山东

91.28%

辽宁

87.75%

福建

89.76%

山西

91.34%

上海

87.88%

天津

89.80%

宁夏

91.67%

广西

87.89%

江西

89.82%

河南

91.74%

广东

88.51%

陕西

89.88%

重庆

92.23%

北京

88.60%

湖北

90.06%

新疆

92.55%

青海

89.02%

云南

90.52%

甘肃

93.98%

黑龙江

89.06%

安徽

90.59%

西藏

96.88%

海南

89.09%

河北

90.85%

全国

89.50%

内蒙古

89.52%

四川

90.89%



表6 各省网民安全软件使用情况


安装了安全软件,还要正确的使用安全软件。其中使用安全软件对电脑和手机进行日常检查,就是很重要的环节。统计显示,在网民中,57.9%的人每天都会使用安全软件检查电脑或手机;23.5%的人每2-3天检查一次;11.2%的人每周检查一次。总体来看,网民有很好的安全软件使用习惯。

1508828595020096764.png

图8

[url=]二、账号密码设置习惯[/url]

弱密码问题,多账号共用密码的问题,一直是长期存在的网络安全顽疾。不过,多数网民还是能够有较好的密码管理习惯。

统计显示,24.1%的网民每个账号密码都不同;61.4%的网民会把账号密码做一定的区分;但仍有13.8%的网民将所有账号都使用同一个密码,十分危险。

1508828604723004032.png


图9

从各省情况来看,西藏、辽宁、黑龙江、新疆、内蒙古5省网民在上网时使用同一个账号密码的用户比例最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省份

所有账号同一个密码

省份

所有账号同一个密码

省份

所有账号同一个密码

西藏

21.88%

海南

14.55%

湖南

12.62%

辽宁

17.99%

重庆

14.52%

福建

12.59%

黑龙江

17.51%

河北

14.23%

甘肃

12.37%

新疆

16.46%

山西

14.11%

安徽

11.88%

内蒙古

16.14%

北京

13.75%

上海

11.75%

吉林

16.02%

广西

13.52%

四川

11.47%

贵州

15.92%

江苏

13.46%

陕西

11.45%

青海

15.85%

山东

13.44%

云南

10.65%

宁夏

15.74%

广东

13.37%

江西

4.39%

浙江

15.56%

天津

12.99%

全国

13.80%

河南

14.56%

湖北

12.80%



表7 各省网民账户密码设置习惯情况


从密码的组合构成方式来看,54%的网民使用数字+字母的组合方式;37%的网民使用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的组合方式;8.1%的网民仅使用纯数字或纯字母密码,这一部分人群最为危险。

1508828615547069407.png

图10


从各省情况来看,吉林、宁夏、辽宁、黑龙江、青海5省网民设置账号密码时采用纯数字或字母的用户比例最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省份

仅使用数字或者字母

省份

仅使用数字或者字母

省份

仅使用数字或者字母

吉林

11.33%

山西

8.52%

贵州

7.46%

宁夏

11.11%

重庆

8.38%

甘肃

7.36%

辽宁

10.53%

天津

8.35%

四川

7.36%

黑龙江

10.40%

河南

8.33%

广东

7.17%

青海

9.76%

浙江

8.28%

江苏

7.06%

云南

9.65%

上海

8.23%

福建

6.96%

河北

9.54%

湖北

8.07%

陕西

6.66%

西藏

9.38%

安徽

8.00%

内蒙古

6.50%

湖南

9.30%

山东

7.90%

新疆

6.21%

海南

9.09%

北京

7.88%

全国

8.10%

江西

8.95%

广西

7.70%



表8 各省网民账户密码设置习惯情况

弱口令、弱密码对个人的隐私和财产都会带来安全隐患,口令密码要是保护不好,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甚至社交活动都会受到影响。我们一般建议网络密码应当在15位以上,由数字、大小写字母、特殊符号共同组成,并定期更换。对于社交、支付、常用邮箱等核心账户,应当单独设置密码。

[url=]三、    公共WIFI连接习惯[/url]

通过公共WiFi上网,是一种方便快捷又经济的上网方式。不过,攻击者也常常会通过假设钓鱼WiFi等方式,来诱骗普通用户,并实施盗窃或欺诈犯罪。一般来说,有密码或有认证过程的WiFi会比没有密码的WiFi更加可靠。只不过,绝大多数网民对此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

统计显示,60.3%的网民会选择只连接带密码或知名品牌提供的WiFi;19.4%的网民不会连接任何公共WiFi。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18.4%的网民只要免费WiFi都连接。

1508828628268088102.png

图11

从各省情况来看,吉林、湖南、青海、西藏、贵州5省网民只要免费wifi都会连接的用户比例最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省份

只要免费,都连接

省份

只要免费,都连接

省份

只要免费,都连接

吉林

24.61%

河南

19.52%

新疆

16.77%

湖南

24.17%

山西

19.41%

上海

16.70%

青海

21.95%

湖北

19.19%

宁夏

16.67%

西藏

21.88%

广西

19.18%

北京

16.25%

贵州

21.14%

河北

18.85%

甘肃

16.05%

海南

20.91%

浙江

18.46%

福建

15.97%

黑龙江

20.79%

辽宁

18.37%

江苏

15.20%

山东

20.52%

重庆

18.20%

云南

14.98%

内蒙古

20.34%

安徽

18.00%

天津

10.76%

四川

20.23%

广东

17.57%

全国

18.40%

江西

19.82%

陕西

17.04%



表9 各省网民连接免费wifi情况


使用公共WiFi进行不同形式的上网活动,安全风险也不相同。统计显示,在连接共同WIFi时,所有网民都会浏览简单网页信息或看视频、听音乐;除此之外,25.1%的网民也会登录邮箱发送邮件,登录个人社交账号聊天;13.6%的网民还会购物和进行网银交易。如果连接到了钓鱼wifi,或者存储安全漏洞的wifi,这些操作很容易导致账号密码被盗甚至金融账号里的财产损失。

1508828638497035240.png

图12

[url=]四、常用软件下载渠道[/url]

从网民下载软件比较常用的渠道来看, 95.8%的人从软件管家等应用商店下载;19.4%的人通过扫二维码下载;7.3%的人通过社交软件发送的链接下载;5.3%的人通过论坛、博客等渠道下载; 2.3%的人通过短信链接下载。

1508828649032070336.png

图13

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应用的快速增长,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各种应用商店也发展迅猛。这些应用也早已被不法分子盯上,或假冒应用程序,或嵌入恶意代码,用户在下载后就会中招。建议在下载互联网应用时:

1)        尽量选择知名应用商店,或正规网站、官方认证的网站进行下载;

2)        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安装的时候要注意附加安装的软件,和应用所要求的权限是不是有问题;

3)        安装杀毒软件,能够拦截相当一部分有问题的应用。

手机APP在安装过程中会提示用户获取权限。某些APP会超出功能范围获取手机权限,木马病毒更是会要求获取很多敏感权限。用户应当养成认真检查APP获取权限的良好习惯。统计显示,在网民中,40.4%的人表示会看一看,再安装;19.6%的人认为看了也没用,直接安装;只有25.5%的人表示会仔细看,如果遇到担心的问题,会不安装软件。

1508828659567022069.png

图14

从各省情况来看,西藏、海南、浙江、吉林、湖南5省网民在安装软件时从未考虑过app权限问题而直接安装的用户比例最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省份

从来没考虑过,直接安装

省份

从来没考虑过,直接安装

省份

从来没考虑过,直接安装

西藏

21.88%

广东

14.08%

江苏

12.66%

海南

20.00%

福建

14.02%

四川

12.61%

浙江

16.45%

山东

13.98%

内蒙古

12.37%

吉林

16.02%

广西

13.84%

青海

12.20%

湖南

15.80%

山西

13.83%

甘肃

12.04%

辽宁

15.69%

上海

13.67%

云南

11.98%

贵州

15.67%

河北

13.62%

天津

11.69%

河南

14.84%

陕西

13.05%

安徽

11.65%

黑龙江

14.77%

宁夏

12.96%

重庆

11.04%

江西

14.39%

湖北

12.89%

全国

13.90%

北京

14.38%

新疆

12.73%



表10 各省网民对APP获取权限的处理情况


手机APP在安装之后,仍然可以进行权限管理。特别是APP对用户手机上的某些隐私信息,如短信、通信录、照片等的隐私访问权限,有必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被问及如何管理手机APP的隐私访问权限时,48.4%的网民表示用手机安全软件管理;41.2%的网民会自己进行手动管理;10%的网民完全不管理。

1508828671163053707.png

图15


从各省情况来看,江西、黑龙江、浙江、辽宁、河南5省网民不管理手机访问隐私权限的用户比例最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省份

不管理,都同意

省份

不管理,都同意

省份

不管理,都同意

江西

12.28%

重庆

10.02%

贵州

9.20%

黑龙江

12.04%

海南

10.00%

湖北

9.06%

浙江

11.89%

四川

9.81%

安徽

8.94%

辽宁

11.67%

青海

9.76%

广西

8.81%

河南

10.85%

北京

9.70%

陕西

8.79%

江苏

10.64%

甘肃

9.70%

湖南

8.63%

上海

10.58%

福建

9.62%

山西

8.24%

内蒙古

10.48%

山东

9.58%

天津

7.42%

河北

10.46%

广东

9.54%

宁夏

5.56%

吉林

10.35%

西藏

9.38%

全国

10.00%

新疆

10.25%

云南

9.32%



表11各省网民对APP访问隐私权限的管理情况


[url=]第四章 网络诈骗防范意识[/url][url=]一、网络诈骗的基本情况[/url]

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调查显示,72.6%的网民都曾经遭遇过网络诈骗,约5.7%的网民曾经被骗子成功诈骗。另有21.7%的网民从未遭遇过任何形式的网络诈骗。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从未遭遇过网络诈骗的人反而可能是最容易被骗的人。

1508828684924092196.png

图16

从各省情况来看,西藏、山西、广东、河南、宁夏5省网民网络诈骗受害者比例最高。

省份

遇到过,也被骗过

省份

遇到过,也被骗过

省份

遇到过,也被骗过

西藏

9.38%

云南

6.16%

江苏

4.99%

山西

7.26%

江西

5.96%

四川

4.90%

广东

6.80%

陕西

5.86%

天津

4.82%

河南

6.79%

湖南

5.84%

黑龙江

4.79%

宁夏

6.48%

北京

5.70%

湖北

4.72%

安徽

6.35%

广西

5.66%

重庆

4.70%

福建

6.35%

内蒙古

5.45%

上海

4.64%

甘肃

6.35%

辽宁

5.36%

青海

3.66%

浙江

6.33%

新疆

5.28%

海南

2.73%

贵州

6.22%

河北

5.23%

全国

5.70%

山东

6.17%

吉林

5.08%



表11各省遭遇网络诈骗受害者情况


在对曾经被骗子成功诈骗的受害者进行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整个被骗过程中对骗子完全没有任何一点怀疑的人其实只占8.1%,而55.1%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点怀疑,还有34.1%的人表示,虽然自己也怀疑了很多次,但骗子骗术实在太高,最后自己还是信了。

1508828695854079099.png

图17

[url=]二、被骗后不报警的原因[/url]

当发现自己被骗后,受害者应当在第一时间进行报警。但调研显示,只有61.8%的网民受害者在被骗后会选择报警,另38.2%的网民选择不报警。

对网民被骗后不报警的原因进行进一步调研分析后发现,在不报警的受害者中,36.3%的网民感觉警察也帮不来自己;25.1%的网民觉得钱少,就算了;21.3%的上海网民觉得自己没有证据,无法报警,且有7.1%的网民不好意思报警。

1508828706054004933.png

图18

[url=]第五章 网络诈骗心理影响[/url]

网络诈骗不仅是一次性伤害,还会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在本次调研中,我们特别对网络诈骗活动受害者的心理和生活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研究。

[url=]一、    如何看待自己被骗[/url]

在被问及自己被骗后是怎样的心情时,我们发现:51.7%的受害者都能比较想得开,认为吃一堑长一智,没有什么;15.8%的人会觉得自己很没面子;13.7%的受害者会有心里不平衡;还有13.7%的受害者会感到非常愤怒。

而在被问及被骗后如何看待自己这个问题时,64.6%的网民受害者都会比较积极的认为自己被骗后会变得更聪明;27.5%的受害者则是自认倒霉,但觉得对自己影响不大;不过,也有5.5%人会觉得自己很笨,怀疑自己的智商。

1508828716632001042.png

图19

[url=]二、被骗后的倾诉对象[/url]

一般情况下,对于遭遇到网络诈骗的人来说,向他人倾诉可以适度减轻受害者本人的紧张和懊恼情绪。但很多受害者也往往担忧他人会嘲笑自己或不能理解自己,因此选择了沉默或是向陌生人倾诉。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也特别对受害者愿意倾诉的对象进行了调研。研究显示:网络诈骗受害者首选的倾诉对象是有关机构(公安、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占比40.7%,其次是朋友39.9%、家人39.1%、网络平台34.5%、领导或同事11.9%、网友11.1%。另有27.7%的受害者表示,他们不会向任何人诉说自己的被骗经历。

其中39.1%的受害者会愿意向家人倾诉。但这也意味着,60.9%的受害者可能永远也不会把自己被骗的经历告诉自己的家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你的家人也许就曾经被骗,只是您并不知道。

1508828726211036083.png

图20

[url=]三、被骗后的平复周期[/url]

网络诈骗到底会对一个受害者的心理产生多长时间的影响?研究显示,网民在遭遇网络诈骗后,平均需要38天来平复心情。其中,20.5%的人完全不被影响心情,瞬间平复;37.7%的人可以在2周以内平复心情;15.9%的人需要2周至1个月的时间来平复自己的心情。

但是特别的,还有11.2%的人在被骗后需要用6个月,甚至6个月以上的时间来平复自己的心情,甚至有个别受害者表示,会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由此可见,对于部分网络诈骗受害者来说,适度的心理辅导还是很有必要的。

1508828739139044230.png

图21

[url=]第六章 影响防骗能力的个体因素[/url]

人的个体特征因素是否会对防骗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参与调研的上海网民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

[url=]一、    防骗能力的性别差异[/url]

在本次接受调研的上海网民中,约有5.6%的男性和7.1%的女性曾经被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网民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骗。

1508828750260066053.png

图22

[url=]二、    防骗能力的年龄差异[/url]

在本次接受调研的网民中,90后是相对来说是最容易被骗的群体,90后的网络诈骗受害者占90后总数的8.4%;80后的网络诈骗受害者占80后总数的6.5%;而70后是网络诈骗受害者占比最少的群人,70后的网络诈骗受害者占70后总数的4.9%。

1508828760472023102.png

图23

从具体的年龄段来看,在本次接受调研的网民中,20-29岁的网民最容易被骗,曾经被骗的受害者占到该年龄段受调查者的8.4%。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害者占比逐渐减少,50-59岁的网民中,受害者占比为5.0%。

1508828770286055816.png

图24

总体来看,与人们的一般认识不同,老年人的防骗能力并不比青年人或中年人低。

[url=]三、防骗能力与婚姻状况[/url]

婚姻状况会对人的防骗能力有重大的影响,这也是本次研究中的一个重大新发现。研究显示:已婚、未婚和离异人群防骗能力依次下降。从具体的统计数字来看,离异人士中曾经被骗的人,数量占比约为8.1%,未婚人士中曾经被骗的人数占比7.3%,已婚人士中曾经被骗的人数占比5.1%。

这可能意味着:孤独是网络诈骗的帮凶,而爱情则是防范诈骗的神盾。

1508828780675009531.png

图25


第七章 各省网民网络安全意识情况[url=]一、    评分及分析[/url]

根据前文提到的网民使用网络时出现的高危操作,即对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完全不关注的人群占比排名、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从未关注的人群占比排名、手机电脑均安装安全软件的人群占比排名、上网时使用同一个账号密码的人群占比排名、设置账号密码时采用纯数字或字母的人群占比排名、只要免费wifi都会连接的人群占比排名、安装软件时从未考虑过app权限问题而直接安装的人群占比排名、不管理手机访问隐私权限的人群占比排名以及网络诈骗受害者占比排名9项进行综合打分,5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最终统计出各省网民网络安全意识整体得分情况。

各项得分情况

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关注情况

对网络安全方面知识的关注情况

安全软件使用情况







省份

完全不了解

得分

省份

从未关注

得分

省份

手机电脑都安装

得分

安徽

15.53%

5

安徽

1.29%

4

安徽

90.52%

4

北京

19.71%

2

北京

1.70%

3

北京

90.06%

3

福建

19.75%

2

福建

1.94%

2

福建

89.09%

2

甘肃

15.72%

5

甘肃

0.33%

5

甘肃

89.80%

3

广东

17.57%

4

广东

2.22%

1

广东

87.89%

1

广西

20.13%

2

广西

2.20%

1

广西

86.63%

1

贵州

19.40%

2

贵州

2.74%

1

贵州

91.67%

5

海南

19.09%

3

海南

1.82%

2

海南

88.51%

1

河北

19.62%

2

河北

1.46%

3

河北

89.82%

3

河南

18.61%

3

河南

1.19%

4

河南

91.28%

4

黑龙江

21.34%

1

黑龙江

2.19%

1

黑龙江

91.34%

5

湖北

16.63%

5

湖北

1.57%

3

湖北

89.02%

2

湖南

18.73%

3

湖南

1.20%

4

湖南

92.23%

5

吉林

21.68%

1

吉林

1.76%

2

吉林

87.88%

1

江苏

17.65%

4

江苏

1.84%

2

江苏

90.85%

4

江西

22.81%

1

江西

1.93%

2

江西

90.97%

4

辽宁

24.59%

1

辽宁

2.39%

1

辽宁

89.55%

2

内蒙古

18.24%

3

内蒙古

1.68%

3

内蒙古

87.70%

1

宁夏

17.59%

4

宁夏

0.00%

5

宁夏

93.98%

5

青海

18.29%

3

青海

0.00%

5

青海

92.55%

5

山东

18.20%

4

山东

1.45%

4

山东

89.52%

2

山西

17.04%

5

山西

1.40%

4

山西

90.59%

4

陕西

18.77%

3

陕西

0.93%

5

陕西

89.74%

3

上海

20.41%

1

上海

1.92%

2

上海

87.75%

1

四川

17.25%

4

四川

1.05%

4

四川

89.06%

2

天津

20.22%

2

天津

1.48%

3

天津

90.89%

4

西藏

12.50%

5

西藏

0.00%

5

西藏

96.88%

5

新疆

13.98%

5

新疆

0.62%

5

新疆

89.88%

3

云南

15.81%

5

云南

0.50%

5

云南

89.76%

3

浙江

20.83%

1

浙江

2.31%

1

浙江

88.60%

2

重庆

18.20%

4

重庆

1.64%

3

重庆

91.74%

5

表12 各省网民网络高危操作得分情况

账户密码设置习惯情况

账户密码设置习惯情况

连接免费wifi情况







省份

所有账号同一密码

得分

省份

仅使用数字或者字母

得分

省份

只要免费都连接

得分

安徽

11.88%

5

安徽

8.00%

4

安徽

18.00%

4

北京

13.75%

3

北京

7.88%

4

北京

16.25%

5

福建

12.59%

4

福建

6.96%

5

福建

15.97%

5

甘肃

12.37%

5

甘肃

7.36%

4

甘肃

16.05%

5

广东

13.37%

4

广东

7.17%

5

广东

17.57%

4

广西

13.52%

3

广西

7.70%

4

广西

19.18%

3

贵州

15.92%

2

贵州

7.46%

4

贵州

21.14%

1

海南

14.55%

2

海南

9.09%

2

海南

20.91%

1

河北

14.23%

3

河北

9.54%

2

河北

18.85%

3

河南

14.56%

2

河南

8.33%

3

河南

19.52%

2

黑龙江

17.51%

1

黑龙江

10.40%

1

黑龙江

20.79%

2

湖北

12.80%

4

湖北

8.07%

3

湖北

19.19%

3

湖南

12.62%

4

湖南

9.30%

2

湖南

24.17%

1

吉林

16.02%

1

吉林

11.33%

1

吉林

24.61%

1

江苏

13.46%

3

江苏

7.06%

5

江苏

15.20%

5

江西

4.39%

5

江西

8.95%

2

江西

19.82%

2

辽宁

17.99%

1

辽宁

10.53%

1

辽宁

18.37%

3

内蒙古

16.14%

1

内蒙古

6.50%

5

内蒙古

20.34%

2

宁夏

15.74%

2

宁夏

11.11%

1

宁夏

16.67%

5

青海

15.85%

2

青海

9.76%

1

青海

21.95%

1

山东

13.44%

4

山东

7.90%

4

山东

20.52%

2

山西

14.11%

3

山西

8.52%

2

山西

19.41%

3

陕西

11.45%

5

陕西

6.66%

5

陕西

17.04%

4

上海

11.75%

5

上海

8.23%

3

上海

16.70%

4

四川

11.47%

5

四川

7.36%

5

四川

20.23%

2

天津

12.99%

4

天津

8.35%

3

天津

10.76%

5

西藏

21.88%

1

西藏

9.38%

2

西藏

21.88%

1

新疆

16.46%

1

新疆

6.21%

5

新疆

16.77%

4

云南

10.65%

5

云南

9.65%

1

云南

14.98%

5

浙江

15.56%

2

浙江

8.28%

3

浙江

18.46%

3

重庆

14.52%

3

重庆

8.38%

3

重庆

18.20%

4

表13各省网民网络高危操作得分情况

对APP获取权限的处理情况

对APP访问隐私权限的管理情况

遭遇网络诈骗情况







省份

从没考虑直接安装

得分

省份

不管理

得分

省份

遇到过也被骗过

得分

安徽

11.65%

5

安徽

8.94%

5

安徽

6.35%

1

北京

14.38%

2

北京

9.70%

3

北京

5.70%

3

福建

14.02%

3

福建

9.62%

3

福建

6.35%

2

甘肃

12.04%

5

甘肃

9.70%

3

甘肃

6.35%

2

广东

14.08%

2

广东

9.54%

4

广东

6.80%

1

广西

13.84%

3

广西

8.81%

5

广西

5.66%

3

贵州

15.67%

2

贵州

9.20%

4

贵州

6.22%

2

海南

20.00%

1

海南

10.00%

3

海南

2.73%

5

河北

13.62%

3

河北

10.46%

2

河北

5.23%

4

河南

14.84%

2

河南

10.85%

1

河南

6.79%

1

黑龙江

14.77%

2

黑龙江

12.04%

1

黑龙江

4.79%

5

湖北

12.89%

4

湖北

9.06%

4

湖北

4.72%

5

湖南

15.80%

1

湖南

8.63%

5

湖南

5.84%

3

吉林

16.02%

1

吉林

10.35%

2

吉林

5.08%

4

江苏

12.66%

4

江苏

10.64%

1

江苏

4.99%

4

江西

14.39%

2

江西

12.28%

1

江西

5.96%

3

辽宁

15.69%

1

辽宁

11.67%

1

辽宁

5.36%

4

内蒙古

12.37%

5

内蒙古

10.48%

2

内蒙古

5.45%

3

宁夏

12.96%

4

宁夏

5.56%

5

宁夏

6.48%

1

青海

12.20%

5

青海

9.76%

3

青海

3.66%

5

山东

13.98%

3

山东

9.58%

4

山东

6.17%

2

山西

13.83%

3

山西

8.24%

5

山西

7.26%

1

陕西

13.05%

4

陕西

8.79%

5

陕西

5.86%

3

上海

13.67%

3

上海

10.58%

2

上海

4.64%

5

四川

12.61%

4

四川

9.81%

3

四川

4.90%

4

天津

11.69%

5

天津

7.42%

5

天津

4.82%

5

西藏

21.88%

1

西藏

9.38%

4

西藏

9.38%

1

新疆

12.73%

4

新疆

10.25%

2

新疆

5.28%

4

云南

11.98%

5

云南

9.32%

4

云南

6.16%

2

浙江

16.45%

1

浙江

11.89%

1

浙江

6.33%

2

重庆

11.04%

5

重庆

10.02%

2

重庆

4.70%

5

表14各省网民网络高危操作得分情况


二、综合及分析

通过对9项得分进行加和,得到各省综合得分排名。安徽、甘肃、陕西、天津、云南5省市网民综合安全意识较高,而海南、黑龙江、浙江、辽宁、吉林则相对较差。

省份

得分

省份

得分

省份

得分

安徽

37

青海

30

西藏

25

甘肃

37

山西

30

贵州

23

陕西

37

山东

29

河南

22

天津

36

北京

28

江西

22

云南

35

福建

28

海南

20

重庆

34

湖南

28

黑龙江

19

湖北

33

广东

26

浙江

16

四川

33

上海

26

辽宁

15

新疆

33

广西

25

吉林

14

江苏

32

河北

25



宁夏

32

内蒙古

25



表15 各省网民网络安全意识综合得分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