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吃中药就能补肾?当心这3种药材下肚,补不成反洗肾
黑玫瑰 发表于:2017-11-8 16:59:15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1233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肾好,身体就好;肾好,他好我也好……相信各种版本的广告词大家都听说过无数次。
搜狗截图20171108155851.jpg



但到底做哪些事才对肾好?今天丁当请肾内科的专业医生来告诉大家。




搜狗截图20171108155810.jpg


作为一名肾内科医生,不论是平时出门诊,还是在来问丁香医生上回覆患者咨询,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

  • 医生,我这个膝盖酸软,是不是需要好好补肾啊
  • 医生,我最近老是没力气,腰疼,是不是肾不好啊?
  • 医生,我睡眠不好,性生活也不满意,是不是肾有点「虚」要补一下啊?

面对这种问题,我的内心其实是崩溃的。

因为大家说的情况,跟真正的肾病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腰痛、乏力、性生活有问题……不等于肾有问题

肾病是现代医学概念,是肾脏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功能或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水肿、高血压等。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大家说的腰痛、没力气、睡眠差、性生活不满意……这些情况并不在肾病的症状里,所以不能等同于肾有问题。

至于「肾虚」,本身是个中医概念,非常复杂,不同的中医流派,对肾虚的治疗也五花八门,难以统一,今天我们就不讨论了。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才对肾有好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

「补肾」不能护肾

很多人都有一种习惯性思维,觉得可以靠「食补」来保护肾脏。特别是肾病患者,总希望能通过「进补」来延缓或逆转病情。

但是,目前还没有哪种食物可以直接营养肾脏。

尤其是比较「有名」的补肾食物,如肉苁蓉、茯苓、冬虫夏草等,不仅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对肾脏有特别的好处,长期吃的话,反而有很大的潜在健康风险。

真正对肾有好处的6个习惯

提到爱护肾脏,很多人第一印像是「减少房事」。其实这件事和肾脏没什么关系,要保护肾脏,真正有效的方法有6 个。

1. 规律体检,至少每年一次

中国目前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第一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早期没有症状的疾病,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后期。

坚持每年至少一次的规范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血尿,蛋白尿等表现,对于早期控制病情有很大的意义重大。

2.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前面说了,导致中国慢性肾衰竭的第一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紧排在后面的就是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病,不仅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很大损伤,对于肾脏一样有着巨大的危害。

特别是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肾病可是导致患者透析的第一病因。

所以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一定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

3. 戒烟戒酒,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为了肾的健康,烟值得戒掉,因为吸烟会明确增加肾脏疾病的发生机率。

尼古丁和烟草中的焦油等成分,不但可以引起动脉硬化间接损伤肾脏,也可以直接伤害肾脏。

饮酒虽然不会直接损伤肾脏,但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肝脏,而肝脏功能衰竭时,会出现肝肾综合症。

除此之外,过量饮酒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心脑血管疾病同样会引起继发性的肾脏损伤。

4. 控制体重

肥胖会引起肾小球病,严重的会引起肾衰竭。

这不是世界对胖子的歧视,而是肥胖增加了肾脏的代谢负担,让肾脏不堪重负。

所以,即使不为了美,也多了一个减肥的理由。

5. 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

过多的体力活动,会增加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更多的代谢产物,加重肾脏的负担。

特别是已经患有肾病的患者,更要避免劳累。

另外太过剧烈的运动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这种疾病会直接损伤肾脏,严重时会发生急性肾损伤。

6. 不要滥用药,不要长期吃中药、补药、保健品

肾脏是人体主要代谢器官,我们体内的所有代谢废物,最终几乎都是从肾脏排出体外的。

不明成分的药物、食物都很容易对肾脏造成损伤,这里不仅指现代医学中的药物,还包括一些中药和「补药」。

目前已明确有肾损伤作用的中药主要有关木通、天仙藤、广防己、青木香等。

另外,杨桃里的多种复合有机酸、偏方里常用的朱砂等都是对肾有损害的物质。

所谓「是药三分毒」,虽然三分的描述并不严谨,但也给大家提了个醒。

如无必要,不要长期用药,包括中药和各种「补药」「保健品」。

7. 多喝水,保证水分充足

多饮水可以促进排尿,降低尿液中的毒素浓度,保护肾小管。

特别是在感染或剧烈运动过后,充分补水可以降低肾损伤的风险。

很多药物治疗时也需要充分补水(比如化疗),以减少药物的肾毒性。

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补肾」的「良药」。

做好预防少折腾,不给肾脏添麻烦,这才是最省钱,最有效的「护肾之道」。


本文授权转载自丁香医生(ID: DingXiangYiSheng),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doctor@dxy.com


丁香医生

中国最大的医学网站丁香园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这里除了有专业医生写给你的健康科普,还有中文互联网最值得信赖的健康和医疗信息数据库,你还可以通过丁香医生旗下的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平台「来问医生」在线向医生提问。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薛城 发表于 2020-12-28 10:42:33 | 阅读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