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Windows 10 将与Android 深度整合,向苹果...
梅丽娜 发表于:2017-11-22 17:38:45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1014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Windows 10 将与Android 深度整合,向苹果的一条龙使用体验学习

在手机、平板普及的数位时代,使用者愈来愈重视流畅且一致的使用体验。像是有使用苹果产品的读者们,相信早已习惯在iPhone、iPad、Mac 上都能接收通知并回应,也能跨装置回覆讯息、存取档案、唤醒Siri 等。而苹果的竞争对手──微软Windows 也逐步朝这目标努力,而且是与Google 领导开发的Android 进行深度整合。

表面上看来,Windows 与Android 是两大相互竞争的作业系统,分别在不同的硬体上运作:笔电、桌机大部分搭载的是Windows,手机、平板则是Android 的天下。两者以自家平台建立网路服务,例如微软推广文书软体Office、浏览器Microsoft Edge、云端硬碟OneDrive 以及语音助理Cortana;相对地Google 也力推Google 文件、Chrome、Google 云端硬碟以及Google Assistant。

由于Windows 10行动版的支援有限,苹果长久以来又采取封闭政策,微软只能借助Google的Android平台让手机对电脑同步协作,以确保一致的使用体验。上个月微软公开Windows 10秋季创作者更新,更加确立Windows迈向与Android深度整合之路。

以Cortana 建立初步连结

首先,欲连结Windows 10电脑与Android手机,可从安装Android版  Cortana  着手,以微软帐号登入App并且绑定用户的电脑即可。

在Cortana 的设定选单可看到【Cross device】选项,有许多功能可让手机与电脑连结。例如,用户能在Windows 10 电脑的控制中心接收Android 手机的讯息、漏接电话、低电量等通知;甚至可在电脑端直接回覆讯息内容,然后推送到手机端发出。此外,还能将任何Android Apps 的通知同步到电脑来直接查看。


Cortana_Cross-device.png

▲Source:Fast Company
虽然Windows 10 部分功能也支援连结iPhone,但从讯息、通知等同步功能即可看出微软是如何让产品与Android 进一步整合。由于Android 属于一个开放的作业系统,微软利用网路同步功能;但苹果只允许健身追踪器、智慧手表等装置透过蓝牙获得镜像通知,更无法将讯息发送到非苹装置上。苹果的立意纯粹为了保护隐私与安全,但这种做法却无法提供像微软与Google 一样的整合体验。

整合Windows 与Android 如同蹒跚学步

对于微软而言,目前Windows 10 与Android 的功能整合仍然只有初步阶段,甚至还比不上一些第三方服务。例如出现在电脑端的通知只能读取,用户不能进一步删除电子邮件、或回应社群软体的互动;如果错过来电,控制中心虽然会提醒用户,但不能从电脑端直接回电。

此外还有一个奇特的状况:每项来自Android手机的通知,在电脑端都会显示【Request app】按键,引导用户前往「WinStore Requests」网页,告诉用户要求开发者也制作符合Windows Store的应用程式。这个网页底部的免责声明显示,此网站不是由微软员工营运、管理,也不隶属于微软或Windows团队,又为什么要与Windows 10的官方功能绑在一起呢?


Windows-10_Request-app.png

▲Source:Fast Company
微软深知发展状况与不足之处,于是今年5月推出「Timeline」功能,根据时间顺序与使用纪录,在Windows、Android、iOS跨装置产生快照,当用户离开某一装置转移到另一装置,依然可以继续之前的操作;这项功能不仅适用于自家Apps,还兼容第三方Apps。此外,微软同时还会推出云端剪贴簿功能,让用户跨装置复制、贴上内容。


[youtube=osL8xYwT530,700]500[/youtube]


▲ Timeline 功能示范。


微软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不过,即使微软完成上述的Timeline、云端剪贴簿等功能,要真正让Android 手机对Windows 10 电脑完美协作仍旧受限于现实状况,毕竟Google 仍在持续发展Chrome OS,而且除了Chrome 浏览器以及Google 云端硬碟、Google 相簿等同步工具,Google 尚无愿意开发其他Windows 程式。

微软若要复制苹果iPhone 对Mac 的使用体验,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不仅要优化产品,还要心甘情愿依赖Google 这个竞争对手。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